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网站首页 - 调查研究

宿豫区妇联:关于女性社会组织发展的思考

时间: 2021-04-21 00:00 来源: 访问量:
【字体:

       随着深化改革工作逐步深入,女性社会组织作为新生代,当前正以开拓创新为着力点,以培育发展为重点,紧紧围绕激发自身社会组织活力,积极争取各类资源,提高生存、发展、壮大能力,并得到蓬勃发展。但是,发展中的难点问题成为绕不开的话题,阵痛不断,为有效助力培育发展工作新路径,宿豫区妇联对此进行了初步探索,现浅析如下:

       一、总体情况

       经前期排查,全区有56家女性社会组织,合署办公现象或无办公场所较多。通过多措并举做好脱钩工作,抓自查自纠,抓督办整改,全部完成脱钩改革任务,已无行政机关人员在其担任领导职务。会同区民政局大力开展行业协会收费排查、非法女性社会组织整治、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等专项工作,切实排查发现并化解女性社会组织存在的风险隐患。通过年检、评估、抽查等监管手段,对女性社会组织开展活动、法人治理和财务管理、信息公开等情况进行检查。依托区社会组织创新实践园常态化为女性社会组织提供完善内部治理、规范日常行为、接受监督管理、加强党的建设等方面的培训与辅导,指导各女性社会组织健全法人治理机构,依法依规开展活动。按照女性社会组织自查自纠、业务主管单位清理审查、登记管理机关整顿处理、总结验收等步骤,对全区女性社会组织乱收费、乱摊派行为进行清理整顿。目前我区无涉企收费项目、无私设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无擅自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和越权自定收费标准的现象。

       二、特色做法

       区妇联紧紧抓住区政府先后出台的《关于开展三社联动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快推进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的意见》、《宿迁市宿豫区社会组织分类培育办法》等系列文件契机,配合区民政局通过政策引导,以“三社联动”为突破口,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服务。为50家农村社区社会组织提供技术支持,包括资金扶持、内部管理、建设及策划、开展活动等方面的指导与帮助。积极构架衔接,为新庄镇振友社区和“宿豫区迅哥有约志愿者协会”进驻社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桥梁和纽带,协助探索与启动“一社八站”,即在振友社区成立“迅哥有约乡村振兴服务社”,开设“关爱下一代驿站”、“普法教育驿站”、“法律援助驿站”、“妇女儿童活动驿站”、“城乡研学驿站”、“艺术培训驿站”、“医疗援助驿站”、“文化服务队孵化驿站”八站,为居民提供最优质便捷服务,增强群众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引领了“新型农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新风尚。

       三、突出导向

       依托宿豫区社会组织联合党委,注重实施女性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工程,引导女性社会组织建立基层党组织,把党建工作与社会组织事业深度融合,将相关党建工作进行总结提炼,形成了 “1235”工作法,即围绕一个主题,聚焦两项制度,实现三个引领,起到五个带头。同时注重在女性社会组织中层管理人员中发展党员,努力将优秀员工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训业务骨干、把党员骨干培养成党务工作者。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示范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女性社会组织亮出党旗走进社区,围绕“为老、为小、为残、为特”等困难弱势群体,开展系列特色惠民益民等活动,并在宿豫公益创投活动中融合党建因素,促进女性社会组织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四、发展壮大

       多方协调、联系和依托区社会组织创新实践园,为女性社会组织提供注册与运营咨询、公益项目开发、资源整合与链接、能力建设培训、社区服务引导等服务,现已培育发展宿豫区心理协会、宿豫区助残志愿者协会、宿豫区全民阅读协会等4家女性社会组织在区社会组织创新实践园发展并得到不断壮大。第一时间参与区公益创投活动,资助各类社会组织围绕“为老、为小、为残、为特、为困”开展6个公益创投项目,每个项目获得5万元项目资金支持。服务范围涉及曹集乡、大兴镇、关庙镇、豫新街道、顺河街道等12个乡镇(街道),共计服务留守老人、慢性病老人、五保老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困难群体27000人次。

       五、存在问题

       等级评估。女性社会组织参与等级评估的积极性不高、业务不精是主要难题,区妇联职能依托区社会组织创新实践园针对参评女性社会组织开展培训,并进行一对一指导,协助其整理评估材料,以进一步提高社会组织参评的积极性。

       年检督促。女性社会组织年检工作需要跟进培训和进行指导,参检率较低,每年都需要区妇联将大力推进督导,推动女性社会组织按照要求陆续参检。

       常态机制。受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影响,女性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一样阶段性暂停营业和服务,缺少资源和资金支撑。为了保障女性社会组织科学复工,为妇女、儿童孩子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服务环境,区妇联、区民政局多次安排人员对女性社会组织的人员健康、办学场所、防控物资、工作方案、各项制度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督查、指导,为她们积极寻求资源链接,确保常态开展活动、参与公益创投,保障了女性社会组织的正常运转和生存能力提升。

       六、有关建议

       顶层设计。把公益项目实施和女性社会组织培育与发展纳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年度工作计划,纳入领导绩效考核内容。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公益服务项目和女性社会组织发展培养更多设计师。按照区域性、特色型、品牌化推广方式,为本土项目实施精品包装、提档升级,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系,实现区域性资源整合、高效产能。

       政策保障。营造宽松的政治、文化、舆论等成长氛围,由政府制定出台政策性文件,确定公益类服务范围,凡是符合文件规定认定条件的,就可以享受有关扶持政策,零门槛登记。对女性社会组织建设的总体要求、工作重点、扶持措施明确,加大扶持力度。建立专业指导服务队伍,强化部门职能,加大监督管理。

       机制创新。加大各级政府职能转移力度,建立购买服务机制,实施“公益创投”项目,引入民间力量参与社区公共服务。针对当前区域实情,建立可操作性的创新机制,吸纳“公益创投”更多元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